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幼儿园骨干教师及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的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员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三)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能力;
(四)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五)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和发展趋势;
(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层次、学制、学习形式与学时
培养层次: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2.5年;学习形式:函授;总学时:1414学时(其中:面授472学时,自学942学时)。
四、学位授予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符合学位条件授予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学员必须依据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拟订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自学,并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
2.辅导
辅导是函授生自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教材编写学习指导书,指出教材重点、难点并拟出适当的练习思考题,印发给学员;另外,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在自学中反映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任课教师撰写辅导材料进行辅导;学员在自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随时写信向任课教师请教,教师一般在1~2周予以书面答复。
3.面授
面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任课教师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指导学习方法,回答学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员系统地自学教材、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奠定基础;面授一般利用寒假在安师大教科院进行。
4.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平时作业按指导书的要求去做,测验作业每学期由任课教师布置1~2次。学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巩固新学的知识,按规定时间把测验作业寄(送)给老师批改,教师应把作业看作是对学员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成绩考核的依据,认真批改作业。
5.成绩考核
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必须认真进行考试。考试于面授期间在安师大集中进行。毕业论文按规定程序进行答辩。学员的学习成绩考核办法,按《安徽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员手册》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
1.教育学原理
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主要介绍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与认识教育的基本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与模式选择,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
2.普通心理学
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学习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通过认识活动所形成的意识的倾向性,以及它们在人身上所具有的个性特点。
3.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理论课之一。主要介绍课程与课堂教学的一般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产生与发展,课程的本质与功能,课程目的与内容选择,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的一般规律、原理、模式、方法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
4.教育心理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揭示儿童和青少年形成心理特性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为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德育原理
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的本质、目标、过程、网络、原同与方法等。通过对德育规律的研究,培养和提高学员自我教育以及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能力。
6.教育管理原理
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一般原理。基本内容为:教育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能、内容、原则与方法;学校管理的目标、过程、内容、原则与方法。
7.外国教育史
专业理论课之一。主要介绍外国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在各个成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及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批判总结世界教育的历史经验,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教育服务。
8.中国教育史
专业理论课之一。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及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批判总结历史的教育经验,为现代教育服务。
9.教育测量与评价
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教育测量、评价的理论概念、历史发展、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实施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测量评价方法等。
10.教育社会学
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如何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化与教育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
11.教育法学
专业理论课之一。该课程以教育法规以及一切和教育法规有关的教育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阐述教育立法的基本原理、教育法规的分类研究等,使学员增强教育法制意识,形成依法治教的观念,掌握立法的基本理论。
12.教育统计学
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教育研究和实验的有关设计及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计算一些有代表性的特征量数,并对有关结论与统计假设进行推断和检验,对有关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预测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员分析数据和参与科研的能力。
本专业的教材情况: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 材 |
1 | 教育学原理 |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
2 | 普通心理学 |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3 | 课程与教学论 | 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教出版社(自考教材) |
4 | 教育心理学 | 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5 | 学校德育原理 | 胡厚福《德育学原理》北京师大出版社 |
6 | 学校管理原理 | 孙绵涛《学校管理原理》广东高教出版社(自考教材) |
7 | 外国教育史 | 单中惠主编《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
8 | 中国教育史 |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
9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黄光扬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大出版社 |
10 | 教育社会学 | 鲁洁《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
11 | 教育法学 | 劳凯声《教育法学》(2000年版)辽宁大学出版社(自考教材) |
12 | 教育统计学 |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
13 | 心理健康教育 | 姚本先等《心理健康教育》东方出版公司 |
14 | 教育科研方法 | 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自考教材) |
15 | 教育经济学 | 邱渊《教育经济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
16 | 比较教育 | 王承绪主编《比较教育学》(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
17 | 教育哲学 | 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大出版社 |
七、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分配表(专升本、函授) | ||||||||||||||||||
课程类 | 序号 | 课程名称 | 类 | 共 | 学时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考 | 考 | ||||||
授 | 自 | 面授 | 自学 | 面授 | 自学 | 面授 | 自学 | 面授 | 自学 | 面授 | 自学 | |||||||
公共课 | 1 | *概论 | 必修 | 54 | 18 | 36 | 18 | 36 | 1 | |||||||||
小 计 | 54 | 18 | 36 | 18 | 36 | |||||||||||||
专 | 2 | 教育学原理 | 必修 | 108 | 36 | 72 | 36 | 72 | 1 | |||||||||
3 | 普通心理学 | 必修 | 108 | 36 | 72 | 36 | 72 | 1 | ||||||||||
4 | 学校德育原理 | 必修 | 106 | 36 | 70 | 36 | 70 | 2 | ||||||||||
5 | 课程与教学论 | 必修 | 108 | 36 | 72 | 36 | 72 | 2 | ||||||||||
6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2 | ||||||||||
7 | 教育心理学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3 | ||||||||||
专业主干课 | 8 | 学校管理原理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3 | |||||||||
9 | 中国教育史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4 | ||||||||||
10 | 外国教育史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4 | ||||||||||
11 | 教育社会学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4 | ||||||||||
12 | 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4 | ||||||||||
13 | 教育法学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5 | ||||||||||
14 | 教育统计学 | 必修 | 96 | 32 | 64 | 32 | 64 | 5 | ||||||||||
小计 | 1294 | 432 | 862 | 72 | 144 | 104 | 206 | 64 | 128 | 128 | 256 | 64 | 128 | |||||
选修 | 15 | 教育经济学 | 选修 | 48 | 16 | 32 | 16 | 32 | 3 | |||||||||
教育科研方法 | 选修 | 16 | 32 | 3 | ||||||||||||||
16 | 教育哲学 | 选修 | 48 | 16 | 32 | 16 | 32 | 5 | ||||||||||
比较教育学 | 选修 | 16 | 32 | 5 | ||||||||||||||
小计 | 48 | 16 | 32 | 16 | 32 | 16 | 32 | |||||||||||
17 | 毕业论文 | 必修 | 18 | 6 | 12 | 6 | 12 | |||||||||||
课时合计 | 1414 | 472 | 942 | 90 | 180 | 104 | 206 | 80 | 160 | 128 | 256 | 86 | 172 | |||||
说明:1、*全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